|
北京拆迁补偿纠纷:在不知道强拆主体的情况下,被征收人应该以谁为被告提起诉讼?违法强拆在征地拆迁中并不少见,而多数强拆则发生在被征收人对补偿标准有异议而迟迟不愿意与征收方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情况下。从司法实践过程中来看,有的征收方为了推进征收工作,为了能按计划实现征收目的,尽早开始建设,往往就会在被征收人不愿意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时,以各种方式方法直接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 比如最常见的就有在与被征收人就补偿事宜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时,先将被征收人的合法房屋或者是有历史遗留问题的无证房屋直接认定为违法建筑,并对被征收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要求被征收人自行拆除被征收人房屋,或者是将比较老旧的房屋(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房屋)直接以房屋出现裂痕等为由鉴定为危房,再以危房的为名,对被征收人作出《紧急避险安全搬迁房屋决定》,限期被征收人尽快从房屋中搬离出去。 而对于被征收人没有按照《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或者是《紧急避险安全搬迁房屋决定》中的内容自行拆房屋或搬迁的,则会在没有保障被征收人救济权等其他相关权益的情况下,组织社会闲散人员等在深夜,或者是趁被征收人不在家的时候直接拆除。 但事实上,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征地拆迁,禁止任何人、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或者是任何方式强迫被征收人搬迁,强拆更是不允许的。对于强拆只能通过人民法院,在法院准予执法的情况下才可以。 因此,对于不是法院允许的强拆行为,被征收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强拆行为违法。不过,从实践过程中来看,有的强拆往往发生在被征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所以也不知道是谁强制拆除房屋的,也就无法具有针对性地提起行政诉讼。那么,在不知道房屋是被谁强制拆除的时候,被征收人应当要以谁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呢?也就是如何确定强拆主体呢?下面凯诺拆迁律师就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来简单地为大家浅析一下。 事实上,强拆的发生并不是毫无征兆的,有的案件在强拆发生之前,被征收人通常会收到相关的文件,比如责令限期拆除决定、补偿安置决定、紧急避险搬迁决定等等。如果是在收到这些文件不久之后,房屋就被违法强制拆除了,那么广大被征收人在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强拆行为违法,并要求赔偿时,则可以以作出补偿安置决定、责令限期拆除决定等文件的相关部门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从实践过程中来看,只要收到了会对被征收人权务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文件,只要被征收人没有按照这些文件中的要求去做的,那么十有八九房屋就是被作出该文件的相关部门给强制拆除的,此时被征收人可以毫不犹豫的针对相关部门的强拆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定他们的强拆行为违法,要求他们就违法强拆给自己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对于在房屋强制拆除之前,被征收人没有收到任何法律文件的,也就是没有看见过补偿安置决定、强制执行决定、责令限期拆除决定等这些文件,房屋即被强制拆除,那么如果被征收人看见了是什么问题强制拆除的房屋,且有证据能够证明是他们强制拆除房屋的,可以以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关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他们的强拆行为违法,并予以赔偿。 而对于没有收到相关的法律文件,也不知道是谁强制拆除房屋的,被征收人如果手里有相关的证据材料,可以证明是哪个部门实施的强拆时,那么则可以以能够证明的这个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比如说现有的证据(包括手里有土地征收予公告、补偿安置方案等之类的文件)都指向了县级以上相关部门,被征收人就可以以县级部门为被告,请求法院确认其强拆行为违法,并请求就因强拆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当然了,对于相关部门极力否认自己的强拆行为的,或者是强拆行为无人认领的情况,法院也会结合强拆行为的产生背景及目的等,确定具有举证能力的相关部门承担证明房屋被拆除时与自己无关的举证责任,如果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相关部门没有提交证据或拒绝提交证据来证明自己不是强拆主体时,法院一般则会推定其为被告,也就是强拆主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最高法行申9923号判例中作出的要结旨,对于事实行为,因无法辨明谁具体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通常采取推定行为主体的方式,人民法院根据初步证明材料并依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相关法定职权,推定房屋被拆除的受益者为被告。已经被法律明确规定为强制拆除实施主体的,仍应以该主体为被告,不再适用推定原则。 这里凯诺拆迁律师想要说的是,不管自己是否知道房屋是被谁强制拆除,不管自己有没有在家,在房屋被违法强制拆除之后,都需要尽快报警,并让警察立案调查,这样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强拆主体是谁,同时报警也可以助力我们日后的维权工作。 总之,凯诺拆迁律师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征地拆迁本身就关系着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即使双方就补偿事宜协商不成,也应当要按照合法的程序推进征收工作,而不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侵害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这样既不利于顺利推进征收工作,也可能还会损坏相关部门的公信力。而对于被征收人来说,在遇到相关部门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尽快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若有必要,建议尽快在专业律师的帮助下,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